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服务 > 健康教育

居家护理,家属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22 作者:吴首伟 浏览量: 字号:【大】【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在大众的普遍认识中,医院非常重视感染控制,这是所有医护人员的职责,然而当患者出院回家时,感染控制不会停止,这就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而家属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这意味着要面临独特的挑战。

一、感染及感染性疾病

感染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可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或原虫等。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二、如何防止感染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做好手卫生

手是病原体在患者及环境中传播的主要媒介,有效的手部卫生仍然是良好感染控制的基石之一。在居家护理患者时,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手卫生呢?WHO在2009年推出了手部卫生的五个时刻“两前三后”:

① 在接触患者和/或进入其周围环境之前

因为在进入患者房间或接触患者前,手可能是一个污染状态,因此一次有效的手卫生可以消除或降低手污染导致的病原体传播风险。

② 清洁/无菌手术前

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治疗、日常血糖测定等操作,由于这些操作需要接触到药物或医疗器械,并且会打破患者皮肤屏障,将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需要手卫生。

③ 接触/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后

如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化验标本的采集、对大小便失禁患者的会阴进行清洗和擦浴等操作后,一定要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水进行手卫生,去除任何看不见的污染。

④ 与患者接触后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家属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护理,如果手有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风险,则必须在接触患者后进行手卫生。

⑤ 离开患者环境后

这一刻通常与第④个时刻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时刻。一旦完成患者护理,家属可能需要进行记录或回答患者问题,给予精神抚慰等,这就有可能会再次污染,因此离开患者所在的房间时需要进行手卫生。

2、个人防护

防护设备的恰当运用,一方面保护患者,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自己,如何选择防护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手套:当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者体液时,尽量带上手套,并且在摘除手套后需要及时进行手卫生。其他常规护理,如帮助患者口服用药、滴眼药水、穿弹力袜、使用约束带等,无需佩戴手套,只要双手干净即可。

②防水围裙:在为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时,或在为患者进行清洗身体、肠道护理,存在工作服会被污染的风险时,需要佩戴防水围裙。

3、家用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维护。

血压计的清洁消毒

血压计及袖带需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30分钟,清洗干燥备用。重耐药菌感染者的血压计需专人专用,每周清洁消毒2次或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制氧机的清洁消毒

① 制氧机外壳。一般一个月清洁一次,清洗时注意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② 湿化瓶。湿化瓶中的蒸馏水或冷开水应每天更换,湿化瓶每周清洗一次,应注意清洗干净瓶内配装的芯管以及其底端滤芯,以保证氧气畅通。

③ 吸氧管。一般三天清洗一次,吸氧管上的鼻吸头每次使用后都应清洗,吸氧管建议每2个月更换一次,管内应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滴。

④ 过滤网。过滤网对制氧机的压缩机和分子筛都有保护作用,也可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及时清洗或更换,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安装过滤网时,制氧机是不允许运行的。

体温计清洁消毒

体温计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个类型。常用的接触式体温计如腋表体温计,非接触式体温计如红外线感应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一般不直接接触人体,定期擦拭消毒即可;而腋表体温计只接触人体皮肤,采用低水平或中水平消毒,如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30分钟或75%的乙醇擦拭,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体温计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清洁干燥保存。消毒液需现用现配,24小时更换。

4、家庭环境的管理

居家环境并不需要每日消毒,只要做好清洁打扫即可。

①针对家具、家用物品中高频接触的部位,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

②针对地板、墙面,可以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拖洗。

③定期进行户外晾晒衣服、被褥达到消毒效果。

④钥匙、手机、遥控器等个人小件用品外表面,可采用棉球蘸取医用酒精/酒精棉片进行擦拭。

⑤餐具的清洁与消毒,一般推荐使用煮沸的开水对餐具进行消毒。

做好清洁与消毒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开窗通风的必要性。在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每日都要坚持开窗通风,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三、传染病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带状疱疹、肺炎球菌性疾病等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更需要注意传染病的预防。

1、基础预防

感染性疾病的基础预防以增强抵抗力为主。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睡眠充足、劳逸结合、积极乐观、心情愉悦、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度运动等。

2、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手段,“打疫苗不只是小孩子的事”。《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提出,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接种禁忌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友情链接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健康路147号 邮编:201599 Copyright © 2018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9038184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