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甲流、乙流、支原体感染盛行,发热患者骤然增多,但肿瘤患者的发热应格外小心,尤其是抗肿瘤治疗后(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后),绝不可以自行服用退热药。
近日,市六医院金山分院收治了一位淋巴瘤化疗后患者,患者入院前一天出现发热,以为是普通发热并未重视,自行服用退热药物,第二天再次高热,体温升至39.7℃,夜间来院急诊就诊,检查血常规发现重度白细胞减少,收治入院,进行升白细胞、抗感染等治疗后转危为安。
什么是粒细胞减少?
外周血正常白细胞计数是4~1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60%-7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岁以下儿童低于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成人低于2.0×10^9/L。当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时(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什么是粒缺发热?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简称粒缺发热,常见于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粒细胞缺乏,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感染而出现发热。
如何判断是不是粒缺发热?
体温大于38.0℃并持续1小时以上,中性粒细胞值已下降至 0.5×10^9/L以下,或已开始下降并预计48小时内降至 0.5×10^9/L 以下,就是粒缺发热。
粒缺发热很严重吗?
因机体抵抗力低下,粒缺发热常发病急、病情凶险,容易导致感染难以控制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发热是最突出的症状,但不一定能直接指向感染部位。易出现各种类型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败血症、菌血症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预估风险:对即将接受化疗或已知可能导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预防性用药:根据风险等级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疫苗接种:在合适时机给予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增强自我防护:患者需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感染源。
监测与随访:定期进行血常规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粒细胞数量尽早恢复正常。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健康路147号 邮编:201599 Copyright © 2018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9038184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